喜迎二十大丨下好特色产业棋,马边铺就乡村振兴路

无限乐山
2022-10-11 19:01:03
logo 语音播报

631d2ce5e4b0b1aafd17f777.jpeg




乡村要振兴,产业兴旺是关键。近年来,马边彝族自治县委、县政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形成以茶产业发展为主,竹笋、青梅、果蔬等特色产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态势,成为“山水彝乡·秀美马边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。




“彝茶”产业

成为支柱

图片


“现在说起我们白杨槽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茶叶多、茶叶好。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,依托产业发展激励政策,我们村规模化发展‘马绿一号’茶产业,现在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4000亩,年产值接近8000万元,全村群众年人均增收达到16800元。”苏坝镇白杨槽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激动地说。


图片


目前,马边已累计建成生态茶园23万亩,投产茶园达到20万亩,千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达到50个。全县有大小茶叶加工厂120余家,县级以上茶叶加工龙头企业9家,其中省级2家、市级3家,茶叶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。“马边绿茶”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地理产品证明商标认证。2022年“马边绿茶”区域品牌市场价值达22.1亿元,马边于2020年获得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的“中国彝茶之乡”称号。

全县茶叶年生产鲜叶总量4.96万吨,折合干茶总产量1.1万吨,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7.5亿元。农民人均茶叶收人5208元,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3.9%。茶业已成为全县22万彝汉群众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


竹笋产业

稳步发展

“竹笋产业是我们乡的最大特色产业,全乡现有天然竹笋10万余亩、年产八月竹笋500万斤,竹笋产业收益约3000万元。采笋季节,每天有数千群众进山采笋,依托竹笋产业,笋农年人均增收数万元,目前,大竹堡乡辖区内已建成竹笋加工厂4家,基本以竹笋初加工为主,年销售量约250万斤,竹笋产业正一步步做大做强。”大竹堡乡农民工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。


图片

目前,全县拥有竹林总面积149万亩,其中大熊猫主食竹44万亩、笋用竹89万亩、用材竹16万亩。全县常年认证有机竹笋基地12万亩。有竹笋加工企业2家,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,全县笋用竹产笋年生产量约5600吨,产值6000余万元,带动群众增收超过2万人。


青梅产业

恢复增长

“马边青梅资源丰富,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,我决心把家乡的青梅产业做大做强,‘梅梦源’马边青梅汁于2020年8月下旬进入试生产阶段,目前已正式生产,对马边青梅进入产业化发展,助推马边全县“青梅竹马”特色产业链的形成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。”马边华兴贸易公司负责人欣慰地说。


图片


立足地域优势,近年来,马边通过政策激励、品种改良、技术指导、品牌培育、畅通销售等让青梅产业得到恢复。全县现有青梅5.5万亩,其中已投产面积3万亩。全县年产青梅3000吨,产值1200万元,带动种植户增收超过1000户。青梅产品正依托本地企业销售及东西协作“越商走马”、“边货入城”等走向全国。


果蔬产业

不断壮大

2017年,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吴太全,怀着“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”的美好愿望,回到家乡荣丁镇马脑村,投资2000余万元,流转土地1000余亩,标准化发展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红心、绿心和黄心猕猴桃。同时,县委县政府投入包括“6+X”产业发展资金、东西协作扶贫资金在内的1000余万元,支持完善猕猴桃基地公路、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,大力支持打造1005亩的“马猴部落”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。


图片


“马边猕猴桃品质优,2019年在选送全国的猕猴桃品鉴会上获得金奖,产品深受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消费者青睐。目前,全县种植面积接近1万亩,一年产量在300多万斤,产值超过5000万元,整个产业链带动超过2000户群众增收。”马边猕猴桃协会负责人说。




未来,马边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,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,在乡村振兴这条大道上走向更美的远方。





来源:今日马边
编辑:王竹筠
责编:薛俊
值班编委:何锐
5,asdiooh7j-=kjiodxfu绕口令、izz .jpg


全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~

打开无限乐山客户端,查看更多内容
立即下载
发送